矽谷輕鬆談 Just Kidding Tech

柯柯與肯吉在矽谷

成為贊助夥伴一起支持我們持續創造優質的內容:https://glow.fm/jktech/ 這個頻道由在美國矽谷科技公司工作的軟體工程師肯吉 Kenji 和資料科學家柯柯 Jessica 所創立,帶給你來自美國矽谷科技業第一手的經驗分享,我們會談到軟體開發、職涯發展、美國的生活以及科技公司的新聞和八卦!想要了解矽谷科技業最新趨勢的你,千萬不能錯過喔! 矽谷輕鬆談傳送門:https://linktr.ee/jktech

  1. 5 天前

    S2E9 你曾經是聰明小孩,為什麼現在卻感到如此迷惘?

    你曾經是那種從小被說「很聰明」的小孩嗎?功課好、學得快、大家都說你將來會很有前途。 但長大後,卻常常覺得自己卡住、提不起勁、跟人也越來越難連結,最痛的是——你說不上為什麼。 這集我們聊聊:那些曾經是「資優生」的我們,為什麼會在長大之後迷惘、孤單,甚至對人生感到無能為力? 這集我們聊聊: 📌 為什麼「聰明」會變成一種束縛,而不是優勢? 📌 為什麼我們越來越不敢嘗試、不敢失敗? 📌 為什麼社交會變成一場「表現」而不是連結? 📌 為什麼理性分析,卻無法解開內在的痛苦? 📌 該怎麼放下「我必須很聰明」這個身份,重新出發? 00:00 開頭 01:10 為什麼聰明小孩長大後反而迷惘? 05:31 該怎麼辦?從放下「聰明」開始 07:21 個人感觸 08:28 為什麼我們會卡住?談談單一價值觀的影響 11:05 沒有探索自己的空間,會發生什麼事? 13:01 解法一:找回你的內在動機 14:13 解法二:把注意力放在過程而不只是結果 原文影片:https://youtu.be/U4PsIm9dDvs 🎧 聽完這集,如果你覺得某一句話特別打中你,歡迎留言跟我分享:你是不是也曾經是那個「被看好」的小孩,卻在長大後搞不清楚該往哪走? 🔗 《矽谷輕鬆談》一鍵收聽 ➡️ ⁠⁠https://linktr.ee/jktech⁠

    17 分鐘
  2. 4月13日

    S2E8 LLM 可解釋性大突破:首次公開 AI 的思考路徑。Llama 4 翻車現場直擊,官方說的和你拿到的不一樣?

    📣 本集感謝《天下雜誌》贊助 想快速掌握每天的財經、科技、管理重點?我最近體驗了《天下每日報》App,覺得超適合像我們這種想吸收高品質內容、但沒時間每天刷一堆新聞的人。 每天 8 則精選新聞+深度解析,幾分鐘就能更新知識。還有仿真人語音可以邊走邊聽,資訊密度很高但吸收很輕鬆。 🎁 4/30 前使用《矽谷輕鬆談》專屬連結免費體驗 60 天(價值 NT$360),還有機會抽 AirPods 4! 👉 https://bit.ly/42cE2Ph 大型語言模型到底會不會「思考」🧠?這次我們終於有機會一探究竟。Anthropic 發表兩篇突破性的研究,透過名為「電路追蹤(Circuit Tracing)」的方法,第一次打開了語言模型的腦袋,讓我們看到 Claude 是如何推理、做決策、甚至提前規劃答案。 這集我們聊聊: 📌 為什麼 LLM 這麼難解釋? 📌 MLP 到底在模型裡做了什麼? 📌 CLT 是怎麼繞過黑盒、還原語意電路? 📌 Claude 真的有「中間想法」還是只是唬人? 📌 未來會不會出現一個完全可控、可理解的 AI? 此外,當然也要來看一下Llama 4 的災難現場——表面 benchmark 飆高,實際上卻連 strawberry 都拼不對?Meta 說的和大家實際拿到的版本真的一樣嗎?ChatBot Arena 上測試的是誰?這場開源大戰背後,又藏了哪些沒說清楚的眉角🧐? 00:00 開頭 02:41 Llama 4 發表 05:42 實測翻車 09:42 測試版不等於開源版? 10:50 Meta 為何這麼趕? 12:27 LLM 可解釋性的困難 14:05 Claude 的思維過程 15:20 LLM 有計畫能力 17:57 技術細節 20:48 為何 LLM 是黑盒? 21:25 怎麼打開黑盒? 23:34 未來會有可解釋的 LLM? 26:13 結論:今天學到什麼? 🎧 聽完也歡迎留言告訴我:你覺得語言模型真的「有在思考」嗎?Llama 4 的表現,有讓你失望嗎? 🔗 《矽谷輕鬆談》一鍵收聽 ➡️ ⁠https://linktr.ee/jktech

    29 分鐘
  3. 4月7日

    S2E7 Llama 是禮物還是特洛伊木馬?解密 Meta 開源的戰略與信念

    你有沒有想過,一間被 Apple 修理過、靠廣告起家的公司,為什麼現在拼命開源 AI 模型,還說這是對社會有益? Meta 高調開源了 Llama 系列大型語言模型,號稱「免費給大家用」,但背後的故事遠比你想的複雜:這不是送禮,這是一次搶佔未來平台主導權的戰略反擊。 從當年被 Apple ATT 政策斷掉廣告追蹤開始,Meta 就一直想擺脫「靠別人生態系吃飯」的宿命。現在到了 AI 世代,Mark Zuckerberg 選擇走開源路線,不只是工程文化,更是一場平台賽局的再下注。 這集帶你拆解這場開源操作背後的理想與盤算,包含: 📌 Meta 為什麼非開源不可?它真的學乖了嗎? 📌 Llama 為何用條件式授權,擋掉其他科技巨頭? 📌 DeepSeek 的技術為什麼讓 Llama 有點壓力? 📌 開源到底是利他、利己,還是兩者都是? 📌 這樣的策略,真的能讓 Meta 變成 AI 世界的 Android 嗎? 你不需要是工程師或產業分析師,也能聽懂這集,因為我會用最白話的方式拆解這場科技巨頭間的 AI 開源博弈、資料壟斷反擊戰,以及 Mark 如何把「被修理過的痛」,變成推開下一扇門的力氣。 🎧 聽完也歡迎留言告訴我: 你覺得 Meta 是在做公益?還是在打造自己的帝國? 🔗 《矽谷輕鬆談》一鍵收聽 ➡️ https://linktr.ee/jktech

    27 分鐘
  4. 3月10日

    S2E3 兒童依附專家:我們正在讓新生兒承受過多壓力,這可能導致 ADHD!托育隱藏的風險

    你有沒有覺得,現在的孩子好像越來越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很容易情緒失控? 其實這不只是你的錯覺!數據顯示,美國兒童被診斷為 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比例,從 1997 年的 6.1% 增加到 2022 年的 11.4%,幾乎翻倍,而且這個趨勢還在持續上升。 今天這一集,我們要來聊聊早期依附關係對孩子的影響,還有 Erica Komisar 這位兒童心理專家的觀點——她認為,現代父母的育兒方式,可能正讓 ADHD 和兒童心理健康問題變得更嚴重! 本集內容包含: 📌 托嬰真的對孩子有幫助嗎?——為什麼三歲前的托育,可能比你想的更具風險? 📌 ADHD 真的是基因決定的嗎?——遺傳 vs. 環境,壓力對孩子的大腦發展影響有多大? 📌 男性與女性的養育方式真的不同?——這不是刻板印象,而是生理事實,如何找到平衡? 📌 3C 育兒如何影響孩子的大腦?——當孩子的安全感來自螢幕,而不是父母,後果會是什麼? 📌 高品質時間 vs. 陪伴的真正意義——父母的陪伴應該建立在「孩子需要的時候」,而不是你有空的時候! 在現代社會,我們越來越重視工作、金錢、個人成就,卻可能忽略了孩子真正的需求。育兒這條路很不容易,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挑戰,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給予孩子最重要的陪伴與愛。 🎧 收聽後,歡迎分享你的想法!你認為現代育兒方式出了什麼問題?托育是解方還是風險? 📢 留言、訂閱、評分,讓我們一起探索科技與社會的未來! 🔗 《矽谷輕鬆談》傳送門 ➡️ https://linktr.ee/jktech

    26 分鐘

預告片

4.8
(滿分 5 顆星)
749 則評分

簡介

成為贊助夥伴一起支持我們持續創造優質的內容:https://glow.fm/jktech/ 這個頻道由在美國矽谷科技公司工作的軟體工程師肯吉 Kenji 和資料科學家柯柯 Jessica 所創立,帶給你來自美國矽谷科技業第一手的經驗分享,我們會談到軟體開發、職涯發展、美國的生活以及科技公司的新聞和八卦!想要了解矽谷科技業最新趨勢的你,千萬不能錯過喔! 矽谷輕鬆談傳送門:https://linktr.ee/jktech

你可能也會喜歡

內容受限制

在你所在的國家或地區,此單集無法在網路上播放。

若要收聽兒少不宜的單集,請登入帳號。

隨時掌握此節目最新消息

登入或註冊後,即可追蹤節目、儲存單集和掌握最新資訊。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