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 集

由台灣獨立媒體《報導者》所製播,帶你走進採訪現場、聽記者們發現的第一手故事。
 
除了有訪談、有現場,更製作新聞摘要單元「今天來敲婉」、國際新聞單元「儘管世界爛透了」、藝術文化單元「他們的魔幻時刻」,以各種聲音形式,陪伴你關心世界、走入在地、聽見多元社會脈動。歡迎緊追《報導者》臉書粉絲團、Instagram、電子報,許願節目來賓、參與提問,告訴我們你想聽什麼。
 
贊助力挺台灣第一個以非營利基金會成立的媒體,無廣告、無付費牆、獨立又開放的《報導者》:https://bit.ly/2Ptvj6F
 
寫小紙條給Podcast編輯台:podcast@twreporter.org
 
關於《報導者》:
IG:https://www.instagram.com/twreporter_podcast/
官網:https://www.twreporter.org/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wreporter
Twitter:https://twitter.com/tw_reporter_org
訂閱電子報:https://bit.ly/3k2P42Z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報導者 The Reporter

    • 新聞
    • 4.9 • 8,220 則評分

由台灣獨立媒體《報導者》所製播,帶你走進採訪現場、聽記者們發現的第一手故事。
 
除了有訪談、有現場,更製作新聞摘要單元「今天來敲婉」、國際新聞單元「儘管世界爛透了」、藝術文化單元「他們的魔幻時刻」,以各種聲音形式,陪伴你關心世界、走入在地、聽見多元社會脈動。歡迎緊追《報導者》臉書粉絲團、Instagram、電子報,許願節目來賓、參與提問,告訴我們你想聽什麼。
 
贊助力挺台灣第一個以非營利基金會成立的媒體,無廣告、無付費牆、獨立又開放的《報導者》:https://bit.ly/2Ptvj6F
 
寫小紙條給Podcast編輯台:podcast@twreporter.org
 
關於《報導者》:
IG:https://www.instagram.com/twreporter_podcast/
官網:https://www.twreporter.org/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wreporter
Twitter:https://twitter.com/tw_reporter_org
訂閱電子報:https://bit.ly/3k2P42Z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中國漁船翻覆後踏上金門:走進民宿、漁港,在對抗前線與「廈門情結」之間,金門人到底怎麼想?

    中國漁船翻覆後踏上金門:走進民宿、漁港,在對抗前線與「廈門情結」之間,金門人到底怎麼想?

    2月14日中午,一艘中國違法漁船闖入金門縣「禁止、限制水域」,並在海巡署追緝期間翻覆,釀成2死意外;幾天後,中國的反應從地方躍升至中央層級,且公開宣告否認有「金廈中線」或禁限制水域,國內政壇也因「翻船」責任歸屬問題吵得不可開交,引發外界擔憂兩岸衝突升溫……

    「外媒都會想說,你們為什麼還不帶著家人逃走?」金門返鄉青年王苓,日前協助外國記者採訪時,感受到外媒將金門處境假想為俄烏戰爭前線的憂心,但多數金門人卻對海上衝突引起的輿論風波十分淡定,這起事件對當地人的「體感」究竟如何?

    金廈海域翻船事件後,《報導者》記者詩愷親赴金門採訪、聆聽不同世代的在地人觀點,嘗試讓更多「本島人」理解金門在特殊的地緣與歷史影響下,與對岸廈門之間若即若離的關係——尤其是曾在以「反共前線」為榮的愛國教育下成長、卻又在「戰地政務」解除後,經濟發展與「敵國」緊密共存的金門人,他們是如何思考自己的認同與矛盾?

    這集,從一段在金門聽到、來自廈門的廣播開始,和詩愷一起穿梭青年民宿、鬧區酒館、金門的大學和漁港,聽見來自不同角度的當地觀察,如何形塑出充滿「灰色地帶」的金廈關係。

    來賓|《報導者》記者許詩愷
    製作團隊|詹婉如、汪彥成

    📍搭配閱讀:
    【金廈海域翻船事件後,居民眼中「最安全的前線」如何維持現狀?】https://reurl.cc/L4yyeX
    【兩岸電波大戰:在金門聽見廈門的「聲音」】https://reurl.cc/Z9KK5a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 38 分鐘
    又一起重大兒虐事件後:從保母監督到收出養評估,國家責任層層外包下,出了什麼問題?

    又一起重大兒虐事件後:從保母監督到收出養評估,國家責任層層外包下,出了什麼問題?

    一名等待出養的一歲多男童,2023年12月在安置於保母家期間疑遭虐待致死,事件時隔3月才在社群媒體上爆出。

    但盤點整起事件,男童出生起就進入社福系統中,且安置期間有兩個監管及支持系統——收出養社工及居托中心訪視員都有到保母家訪視,為何男童最終仍落到安全網之外?

    「保母常處於高壓、低薪,又相對封閉的空間,這也是此案沒有被即時發現的原因之一⋯⋯」《報導者》記者盤點數據,發現收出養孩童的樣態與數量變化,而近10年來,保母照顧孩童致死或重傷事件幾乎每年發生;多名第一線實務經驗的居托、社工則告訴我們,執行訪視時若沒有足夠訓練,無法判斷兒虐跡象,或可能因輔導保母的知能不足,錯失阻止悲劇的機會。

    這集,跟記者一起了解兒虐案背後,台灣「層層外包」的收出養與保母管理制度。

    來賓|《報導者》採訪主任張子午、資深記者曹馥年
    製作團隊|方德琳、藍婉甄、陳思樺

    📍搭配閱讀:
    【剴剴之死背後1:聯繫斷裂的公務機器裡,缺乏一致監管標準的保母托育系統】https://bit.ly/4cyFS1i
    【剴剴之死背後2:除了支援社工,收出養制度中長期缺位的國家角色怎麼補上?】https://bit.ly/4cyD70i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 50 分鐘
    當時也曾覺得他們是「暴民」:從沒去過現場的法律生變義務律師,熬數十夜晚、看上百光碟追訴警察暴力

    當時也曾覺得他們是「暴民」:從沒去過現場的法律生變義務律師,熬數十夜晚、看上百光碟追訴警察暴力

    2014年3月23日晚間到24日凌晨的行政院現場,是太陽花學運期間,警方強制驅離行動最激烈的時刻,也被視為解嚴後少見的大規模警民流血衝突。

    行政院對上百名抗爭民眾提告侵入住居、毀損等罪,人民也以自訴方式向警察追訴暴力犯罪及要求國賠,共有180人次成為被告或是原告,其中很多人是第一次參與抗爭並提起訴訟的學生與普通人。

    「人民有權利知道當晚的真相。」學運當時還是法律系生的郭皓仁,在畢業5年後,才經手318運動相關案件,卻因負責從行政院流血衝突事件的上百小時影像資料,整理出鎮暴警察過當執法、用警棍和盾牌攻擊示威者的證據,而從一個完全不關心學運的菜鳥法律人,變成追訴警察暴力的義務律師。

    司法程序初期的停滯、中後期的煩瑣、枯燥和曠日費時,以及民眾控告政府的自訴案件紛紛敗訴,讓許多人選擇離開訴訟,律師團也幾經交接,當天施暴的警察卻依然「查無此人」;諸多挫折之下,郭皓仁仍和當事人互相鼓勵、堅定將案件走完,為的是「至少要透過出庭作證、法官判決,讓歷史記上一筆」。

    來賓|太陽花學運義務律師郭皓仁、《報導者》記者林雨佑
    製作團隊|詹婉如、汪彥成

    📍延伸閱讀:
    【當年輕人不再記得太陽花:後318世代的公共參與、社運能量如何變化?】https://reurl.cc/xLqlm4
    【占領、靜坐、流血、悲鳴:回到10年前行政院的那一夜】https://reurl.cc/v0Rqrl
    【太陽花群眾的漫長創傷路:那些因324行政院驅離事件與國家纏訟的人們】https://reurl.cc/qrWg9E
    【從美麗島到太陽花,義務律師團的信念:透過訴訟和證詞,歷史會留下評斷】https://reurl.cc/4jV35v
    【太陽花10年後──10個值得被記住的關鍵字】https://reurl.cc/eL2Olj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 41 分鐘
    323行政院的那夜:一位社運「小白」被拉髮拖行、水炮衝擊的疼痛記憶,和纏訟8年沒等到的道歉

    323行政院的那夜:一位社運「小白」被拉髮拖行、水炮衝擊的疼痛記憶,和纏訟8年沒等到的道歉

    318運動的10週年,許多抗爭記憶正重新被訴說,但對一些人來說,他們的經歷並沒有停在運動當下,而是往後延續6~9年,在鎂光燈之外,仍要反複重述、面對在運動中遭遇嚴重警察暴力的過程,10年後,他們還會想說嗎?

    「這樣的暴力,是可以這樣嗎?」今年37歲的小球(林瑞姿)原本打算婉拒訪談,因為每年3月,即便刻意不看新聞,想到相關的場景,仍會感到難受;在為長達8年的後續訴訟出庭時,她經常在前一晚做惡夢、失眠。

    學運當年是劇場設計研究所二年級學生的她,稱不上是常跑衝突現場的「社運咖」,2014年3月23日那晚與朋友相偕到立法院聽短講、聲援運動,最後響應號召,進入行政院大廳靜坐、喊口號,卻没想到,換來的是鎮暴警察棍棒、拖拽、水炮衝擊而導致全身傷痕累累。

    雖然監察院調查報告認定警方「以逾越比例原則之暴力手段執行驅離」,仍有不少人像小球一樣,因為當時太晚驗傷、舉證困難等問題,最後以敗訴收場;但這場學運,已讓一位社運「小白」的人生出現巨變,她開始關注台灣歷史上的國家暴力、認識白色恐怖受難者前輩,並將這些題材改編為兒童劇,嘗試傳遞真實發生過的暴力,同時也療癒自己的傷。

    來賓|太陽花學運參與者小球(林瑞姿)、《報導者》記者林雨佑
    製作團隊|詹婉如、汪彥成

    📍延伸閱讀:
    【當年輕人不再記得太陽花:後318世代的公共參與、社運能量如何變化?】https://reurl.cc/xLqlm4
    【占領、靜坐、流血、悲鳴:回到10年前行政院的那一夜】https://reurl.cc/v0Rqrl
    【太陽花群眾的漫長創傷路:那些因324行政院驅離事件與國家纏訟的人們】https://reurl.cc/qrWg9E
    【從美麗島到太陽花,義務律師團的信念:透過訴訟和證詞,歷史會留下評斷】https://reurl.cc/4jV35v
    【太陽花10年後──10個值得被記住的關鍵字】https://reurl.cc/eL2Olj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 46 分鐘
    他們的魔幻時刻|黃銘正 X 鄭有傑:半路出家拍電影、挖掘影帝、讀同本書,靈魂相近的他們如何追尋同一段歷史?

    他們的魔幻時刻|黃銘正 X 鄭有傑:半路出家拍電影、挖掘影帝、讀同本書,靈魂相近的他們如何追尋同一段歷史?

    你知道「湯德章紀念公園」嗎?或許你沒有印象,但只要曾去過台南,9成都會路過——從火車站沿著中山路走,那個被台灣文學館(台南州廳)、消防史料館(望火樓)環繞的圓環,矗立著湯德章的銅像。他,是誰?

    導演黃銘正透過記者、在地冰果室老闆、文史愛好者、街坊鄰居,歷時5年「尋找湯德章」——77年前,一名因228事件在圓環被槍決的人。歷史的斷簡殘篇中,我們知道他曾當過警察、律師,窺見其對公義的追求,透過多次變更的姓氏猜想他曾在台日身分認同間擺盪,但歷史之外呢?這段過去如何影響後代甚至整個台南?

    「唯有我們了解自己的歷史,才有可能創造共同的未來。」

    除了口述記錄,黃銘正試圖以戲劇再現,他想起了在頒獎典禮後台,跟他一樣在看湯德章故事的鄭有傑。父親是日本華僑,也曾有身分和文化認同的迷惘,毫無懸念地成為了黃銘正鏡頭裡的湯德章,更巧合的是,鄭有傑外婆家就在湯德章紀念公園旁,他小時候曾因跑進去玩被罵,但外婆對於原因卻隻字不提⋯⋯

    這集,請聽兩個同樣從小愛電影,喜歡同位作家,關心同段歷史的導演,將一起說怎麼樣的台灣人故事?

    來賓|《尋找湯德章》導演黃銘正、演員鄭有傑
    製作團隊|楊惠君、藍婉甄、陳思樺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 1 小時 4 分鐘
    #Live Podcast 和矽膠娃娃一起錄音:戀愛之外,陪伴與慾望還有哪些可能?

    #Live Podcast 和矽膠娃娃一起錄音:戀愛之外,陪伴與慾望還有哪些可能?

    🔗《報導者事件簿003:無體溫關係》各大通路上架囉:https://bit.ly/3PgR0Gq

    根據內政部統計,我國2022年結婚對數12萬4,997對,與10年前相比,減少1萬8,387對。交朋友、談戀愛,步入禮堂,已非現代人必然的人生選項;建立長遠親密關係所需要的大量時間與精神投入,更不是人人都有條件或意願負擔。

    我們發現,多元的「無體溫關係」正在浮現:鐘點出租情人、線上社交軟體、矽膠娃娃⋯⋯這些親密關係背後,是怎麼樣的心情與投射?對於愛的想像和實踐,有什麼變化?「無體溫關係」幾乎消除人們相處過程的負面情緒,會對經營人際關係帶來影響嗎?

    這集,「娃友」和「芸芸」來到節目當中,和現場聽眾一起分享他們面對內心需求、尋求不同親密關係形式,同時也仍不時遭遇社會壓力的歷程與心聲。

    來賓|《報導者》記者孔德廉
    來賓|台灣人形藝術推廣協會創辦人郭育達(郭大)
    來賓|Podcast《蔡宜文的多元宇宙》主持人蔡宜文
    製作團隊|李雪莉、陳星穎、藍婉甄、詹婉如、汪彥成
    錄音協力|韁河媒體

    📍搭配閱讀:
    【追求「無體溫」的親密關係】https://bit.ly/3wMoSEG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 58 分鐘

客戶評論

4.9(滿分 5 分)
8,220 則評分

8,220 則評分

cherish19910000

謝謝你們的努力

身為一個家長,對這次的兒虐案真的感到很揪心,就像最後說的很難以承受。謝謝你們的用心深入研究,讓更多人知道整個問題之所在。希望不論是公部門還是民間組織都能夠試著讓這個狀況能有改善,即使只有一點點的進步,都好。

凱琋深呼吸

兒虐事件

聽完你們的說明,才知道更多關於制度的脈絡,謝謝你們的調查

Sealping

郭律師那集

郭律師的故事好適合改編成劇本拍成電影或電視劇,希望郭律師手中的影片可以讓大家看見。

熱門新聞 Podcast

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天下雜誌
敏迪選讀
敏迪
☀️ 全球串連早安新聞|Morning Taiwan Glocal News
浩爾&小路
Global News Podcast
BBC World Service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斐姨所思
范琪斐

你可能也會喜歡

敏迪選讀
敏迪
法客電台 BY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Radio
法律白話文運動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斐姨所思
范琪斐
轉角國際・重磅廣播
轉角國際.重磅廣播
百靈果 News
Bailingguo News